中國航空報訊:3月30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介紹制造業復工復產有關情況。“截至3月28日,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達到了98.6%,人員平均復崗率達到了89.9%。中小企業復工率已經達到了76%,3月份以來日均升幅在1個百分點以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有序推動制造業復工復產,事關經濟社會穩定,工信部按照“以大帶小、上下聯動、內外互動”的思路,全力推動制造業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
辛國斌介紹,在前期推動51家大型龍頭企業和7300余家核心配套企業復工復產的基礎上,又分兩批梳理了41家龍頭企業、379家核心配套企業作為工信部直接日調度的重點企業,目前已基本恢復去年同期的生產水平。92家龍頭企業共帶動上下游40余萬家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目前湖北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了95%,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70%。總體看,全國工業基本面初步實現了穩定。
據介紹,隨著全國復工復產工作有序推進,工業經濟呈現出穩步恢復的態勢。截至3月28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和復崗率分別達到98.6%和89.9%。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等工業大省已基本全部開工。在一些龍頭企業帶動下,大量中小微企業加快推進復工復產,目前中小企業開工率已經超過70%。
從工信部調研情況看,多數地方反映,3月份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明顯好于前兩個月,一些行業產能利用率穩步回升。3月中旬,國家電網旬日均發電量同比下降2.9%,降幅比2月下旬收窄5.6個百分點。
同時,據相關行業協會調查,機械行業開工率達到93%,已開工企業員工返崗率達到84%;輕工、紡織行業重點企業開工率分別達到90.6%和97.1%,復崗率達到91.2%和75.9%。防疫物資、生活必需品、農資產品生產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化肥等農資企業復工復產形勢較好,有力保障了春耕生產。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行業基本穩定,醫用防護服、口罩等疫情防控相關行業生產強勁增長;部分高技術產品逆勢增長,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消費升級類產品以及半導體分立器件等高技術產品增速較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產業新業態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不容忽視的是,3月以來,盡管在我國疫情逐步得到遏制,但海外疫情卻意外呈現大流行態勢,導致各疫情國家生產、消費萎縮,股市頻繁震蕩,各國貿易活動明顯減少。
辛國斌表示,雖然當前制造業復工復產呈現出有序推進、積極向好的態勢,但是仍然面臨著人流物流存在堵點,產業鏈復工復產不協同、企業經營壓力大等諸多制約,特別是隨著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國際間人流、物流、資金流受阻,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動蕩加劇,經濟社會秩序在失衡,系統性風險上升。下一步,工信部將順應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加強與部門和地方的溝通對接,堅持問題導向,形成工作合力,努力保持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